四川新闻 | 巴中:好评?差评? 100名代表给营商环境打分
4月10日,四川卫视《四川新闻》栏目报道了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营商环境测评,出台《巴中市优化营商环境“好差评”评价办法(试行)》,聚焦法治、政策、政务、市场、人文、廉政等六大环境,对政府部门营商环境“好差评”测评,着力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4月9日,我市举行了一季度营商环境“好差评”测评会议,36个政府部门和单位接受了首次“季度大考”。作为测评“考官”之一的四川好彩头食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白啓宏说:“企业入驻巴中以来发展状态非常好,这得益于全市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今天的测评,我们更切身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尽心为企业服务,尽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勇气。”
会上,评价打分通过第三方机构研发的营商环境“好差评”电子测评系统进行,评委扫描二维码后进入打分页面,测评采用匿名打分方式,各部门得分情况在现场大屏幕上进行了实时滚动展示。打分结束后,会议现场还公布了排名结果。其中巴中市政府办公室、巴中市财政局、巴中经开区管委会、巴中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巴中市市场监管局排名前五位。
据悉,这是巴中首次开展营商环境“好差评”测评,在条件成熟后,还将逐步扩大测评范围,最终实现所有区县和市级部门(单位)全覆盖。
《巴中市优化营商环境“好差评”评价办法(试行)》聚焦六大环境,对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及部分单位开展营商环境“好差评”测评,着力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好差评”的评价对象包括市政府33个工作部门、巴中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市南龛文化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办法》明确,开展测评由市目标绩效办牵头,市民营办具体承办。由规上、限上企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及个体工商业者代表共100人组成评价组。每季度组织参评代表通过现场集中无记名打分或网络、电话一对一征询打分等方式,在每季度末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前完成测评打分。
评价内容主要围绕法治、政策、政务、市场、人文、廉政等六大环境评价打分。
法治环境主要包括平等保护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恪守诚实守信契约精神。
政策环境包括落实中央“6个方面”、省“20条”和市“10条”政策举措,清理废止各种不合理、歧视性政策限制,兑现各类优惠政策。
政务环境包括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市场环境包括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法无禁止即可为;扫黑除恶治乱,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人文环境是指开明、开放、包容、合作,重商、亲商、护商,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支持创新创业。
廉政环境主要指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不吃拿卡要,“亲”“清”政商边界清晰、关系融洽和谐。
每季度每个部门单位评价总分值均设定为100分,在等次设置上,按得分高低排名,设置“好”“较好”“一般”和“差”4个等次。在评价结果运用上,将按照表扬优秀、警示落后、惩戒舞弊要求,对评定为“好”档次,且连续3次在季度排名前10名的市直部门(单位),确定为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单位,市委市政府给予通报表扬。“根据季度评价情况,一次排名后三位的谈话提示,连续两次排名后三位的黄牌警示,连续三次排名后三位的提请市委作出组织处理。对评价过程中,有被举报的人和事,坚持凡报必查、查实必惩。”市民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办法》试行时间为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