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点赞平昌:推行“道德积分”培育乡村新风尚

3月30日,四川日报聚焦平昌,报道了平昌以户为单位建立“道德积分”台账,采取村民自己申报或干部反映等方式,将村民的好人好事、志愿服务等按标准量化计入台账的方式,帮助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360截图20180330111315855.jpg

“帮孤寡老人做清洁,记5分。”3月19日,平昌县白衣镇长岭村文书靳福康在道德积分台账上帮村民王润菊记分。靳福康手中的道德积分台账,以家庭为单位,建立了254个户头,记录着每个村民家庭的道德积分。
  近年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春见产业园等脱贫攻坚项目,长岭村在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不少人也感觉到,个别贫困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严重、生活习惯差等问题。
  如何帮助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去年,当地创新探索出了乡村道德建设新路径:以户为单位建立“道德积分”台账,采取村民自己申报或干部反映等方式,将村民的好人好事、志愿服务等按标准量化计入台账;季度末“三比创四好”“十好”等评比获得的荣誉,按一定标准量化为积分计入台账……几项累加在一起,成为每户的季度“道德积分”。
  此外,长岭村还利用村里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百日场”电商服务站,开办“道德超市”,村民可用道德积分按标准兑现实物。活动资金来源采取帮扶部门帮扶一点、村集体经济提取一点、社会捐赠一点“三个一点”的途径解决。
  在长岭村最近的一次“道德积分”兑现大会上,村民靳富元成了“积分王”。大米、洗衣粉……兑现的实物装了满满一背篼,让其他村民很是羡慕。这次评比中,王润菊家以15分之差落后于靳富元家,她决定要更加努力,争取在下次评比中当上“积分王”。
  “道德积分”效果如何?长岭村鹏腾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孙逢恒最有感触,“当初刚来村里发展柑橘产业,村民们喜欢‘扯筋撩皮’,费时费力费口舌。‘道德积分’几轮评比下来,现在情况好转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