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的巴城:咱巴中本来就应该是这样!

近段时间,不少巴中市民发现,巴中城里俨然大变样,交通更顺畅,街道更整洁,行为更自觉,就连平日里不怎么讲究的出租车司机,也开始主动提供发票了。

1.jpg

2.jpg

整个城市就好似曾经的一团乱麻一下子给变得抻展抻头起来,就好似一个平时不咋注重化装的女孩儿捯饬捯饬一下子惊艳起来,增添了诸多姿色,竟能以美女相称。惊诧和稍微有点不习惯中还是惊喜不断——原来,咱们生活的城市还可以这样漂亮这样安逸,咱们也可以这样文明地生活;原来,咱们这个“家”如果真正拾掇拾掇还是不撇嘛!其实,在不少人看来,巴中城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子的,生活好了,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自然也就进阶了。

3.jpg

一是深处绿水青山怀抱里的城市自然要配得上绿水青山的气质和色调,不能以灰头土脸、乱得掉渣、管理无序的容貌呈现给世人和外来游客。不管有没有内涵,先得展示好容颜。

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群众对城市品位提升期盼度的日益提升,我们应该供给出这样良好的城市风貌和城市氛围,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三是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需要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塑培。门户扫干净,气质自然也就提升。同样道理,如果长久保持这样一种良好风貌,生活在其中的市民们的习惯自然会正向提升。尤为重要的是,巴中当下正在创建全国领先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城市形象和风貌也是“面子”和环境输出、营商环境指数的重要影响支撑。城市整好了不仅仅是为了“里子”更好,更重要的是让“面子”能够引得凤凰来,从而能够内外互动,为当地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4.jpg

也有人讲,这样的好颜值、好气质应该继续保持下去才算“作数”,不能搞突击,不能风过沙满地。不管突击也罢,迎检也好,但是至少我们看到了一种现象,城市就这样真的安逸了起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就是,什么事儿只要认真抓了、仔细管了就能够“吹糠见米”,就能够见到实效。假如不下真功夫甚至还认为这个城市本来就弄不好,那只能是乱麻一团,而且越挼越乱。

5.jpg

更为重要的是,城市是我家,大家都爱她。红旗帜飘起来,红哨子吹起来,红袖章戴起来,红马甲穿起来。除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真正把“重视”放在心上,克服重创轻管的模式,用心提升保长远、利长久的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之外,广大市民和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更应该保持一种自信,达成一种理解,培养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自觉。这种自信就是,巴中城本应该就是这么漂亮,我们有能力共建共治好这个共同的家园,而且能确保这个城市的颜值永远没有休止符。这种理解就是当地党委和政府下真功夫管好一座城市的决心和大家共同维护一座文明城市的默契。这种习惯就是形成一种文明行为有序的城市习惯和“爱收拾”的管理习惯。这种自觉是把人人尊重、人人维护、人人管理、人人爱护的潜意识。

编辑:郭姝艳

校对:董天元

责编:王琳

审核:王翰